垃圾分类,能否分出一片财富蓝海?
近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迎来最严垃圾分类措施。
基于对垃圾围城恶果的清醒认识,对于垃圾强制分类,上海市民有着较为充足的心理准备,普遍不反感此次“强制”。与此同时,敏锐的商家们惊喜地发现,一片新的财富蓝海正在形成。
垃圾分类催生的生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垃圾分类实行以来,直接带动了各类相关生活用品的销量直线上升。
苏宁大数据显示,6月25日至7月2日,在苏宁拼购平台,可分类垃圾桶6月销量环比增长157.4%,上海地区增长则翻了12番。
除了购买分类垃圾桶外,还有不少人在垃圾分类的困难面前认输,直接选择了垃圾处理器来粉碎湿垃圾,省去分和丢(垃圾)的烦恼。苏宁大数据显示,6月25日至7月2日,垃圾处理器和垃圾分类标识销售分别同比增长6528%和235%。
“我最头疼的就是定时定点投放的问题,毕竟我们上班朝九晚九,经常会赶不上垃圾投放的时间。”与市民黄璐仪有着同样困扰的上班族不在少数。于是,代扔垃圾的服务应运而生。
上海一家便利店的门上就贴着这样一张代扔垃圾的广告单,明码标价地进行包月服务:“1、2楼住户每月30元,3、4楼每月40元,5、6楼每月50元。”该店主认为,推出这项服务既能赚点外快又能方便居民。
以此为突破口,饿了么也在平台上增加了一项代扔垃圾的业务。上海地区的用户可以在饿了么外卖APP主页的跑腿服务中启用该项业务,每单13元钱,跑腿的距离不超出3000米。不过,饿了么也在宣传页中标明,这项服务仅限于代扔,而对废弃物的分类还是要由用户自己进行。
此外,垃圾分类的需求还催生了一种新职业——“垃圾回收网约工”。
据媒体报道,承包了上海南京西路一幢写字楼垃圾清运工作的刘东(化名),闲暇时间在手机上接单,骑三轮车上门回收周围居民的可回收物。
据刘东介绍,“互联网+垃圾回收”业务他已做了近3个月,接到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只要跑得勤快,月入过万元没问题。”
在痛点中寻找创业的空间
有痛点就有空间。许多创业公司也瞄准这一点,全力搭上垃圾分类的“顺风车”。
支付宝、微信在7月1日之前就已经相继推出了各种“垃圾分类”小程序,企图抢占这一风口的第一波流量。
其中,支付宝还在“城市服务”中开辟了“垃圾分类回收”专栏——易代扔,服务内容包括家电数码回收、生活垃圾回收、大件付费回收等上门回收服务。而拼多多则是在销售上做功夫:对分类垃圾桶进行补贴销售,成绩不俗。
除了上门服务,智能垃圾回收柜赛道竞争也十分激烈,最近已经濒临破产的“小黄狗”也因为垃圾分类又火了一把。
作为一家环保企业的创始人,徐鹏正在筹划一项关于人工智能垃圾分类的业务。“我们的项目是将社区、医院、大学、政府机关、产业园区的垃圾变废为宝。我们会将餐巾纸、筷子、外卖盒、尿不湿、纺织物品进行自动分解,如此一来,一吨的垃圾我们可以减量80%~92%。如果是厨余垃圾,我们会将其做成有机肥料,一吨的厨余垃圾大概可以产出100~200公斤的有机肥料。”
与此同时,一些企业纷纷通过再生资源回收设备来跑马圈地。这些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设有各种可回收资源的投入口,包括纸类、纺织物、饮料瓶、金属、塑料、玻璃等回收类别。
按照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计划,从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北京、天津等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年该市场将释放出200亿元到300亿元产能,10年内,产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到3000亿元。
谨防新一轮投资乱象
尽管垃圾分类最近热了起来,未来市场空间也极具想象力,但实际上,垃圾分类在中国已经推行了19年,在这条路上,实际推进过程中并不顺利,已有不少企业在负重前行。
早在2015年~2017年,“互联网+废品回收”就经历了从绚烂到寂静逝去的昙花一现。这一阶段大部分的公司以面向居民提供预约上门回收服务为主,包括由阿里领军、含着金钥匙出身的9贝壳,以及再生活、闲豆回收、回收哥等,上述企业目前要么停止了回收业务,要么只针对商家及企业开展回收,或是将运营重点转向了生活商城、家电维修的增值服务。
这类模式的软肋在于高企不下的上门回收人力、物流及分拣成本,加上赚差价的单一盈利模式。随着泡沫的退去,不光是创业公司,连带整个行业也会逐渐在市场中沉寂。推进难的背后,是垃圾分类意识的缺乏和被忽略的产业链条。
日前,有市民在“民意直通车”实时互动平台上留言:一些老小区,垃圾分类还没真正搞好,商业机构千奇百怪的设施已经布局进来了,对推进垃圾分类是否真正有用?以前也发生过各种骗局、丑闻的,打着公益旗号的商业设施进小区,特别是老人多的老小区,街道社区要非常谨慎。
除了智能垃圾桶外,各种新式的“垃圾分类设备”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垃圾袋发放机、智能感应垃圾房等,另外很多小区还有了“兑换礼品发放机”。
这些机器五花八门,各种品牌、各种功能让人眼花缭乱。那么,这些五花八门的智能垃圾设备是怎么走进小区的?相关部门有没有进行过考察论证,公开征集居民意见?这些智能垃圾桶,对垃圾分类到底用处有多大?
留言的市民指出:“垃圾分类引入第三方企业出发点是好的,但不能没有考察、没有论证、不征求居民意见,就拍板引入。为老百姓提供服务,相关部门要把好关,确保提供的服务没有挖坑、老百姓确实需要。”
如今,垃圾分类相关产业站在这个风口之上,到底是“飞上天”还是“摔下地”?这一切还需要时间去证明。(记者 钱培坚)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物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大众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大众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