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输血小微企业中央财政再发20亿“红包”

发布时间:2019-07-30 11:47:13来源:人民网
原标题:输血小微企业 中央财政再发20亿“红包”

  稳增长、稳就业,关键在于稳定企业信心。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负的同时,如何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同样成为政策发力点之一。2018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相关政策措施,多部门和各地方也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为落实国常会部署,7月29日,财政部联合科技部、工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开展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工作,中央财政给予每年20亿元的奖励资金支持,以期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小助微”。

  每年20亿

  一个多月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定下的“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有了落地方案。7月29日,财政部金融司网站发布《关于开展财政支持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通知》明确,中央财政每年安排20亿元资金,对东、中、西部地区每个试点城市分别奖励3000万元、4000万元、5000万元,支持试点城市落实好中央减税降费政策,着力改善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

  试点期限暂定三年,预计每年可支持60个试点城市,即三年内可支持180个城市,基本覆盖半数地级市,有望发挥较强的带动效应。

  根据《通知》,奖励资金可用于试点城市金融机构的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或代偿,或用于试点城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补充。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小微企业目前在金融方面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为了满足小微企业个性化、差异化融资需求,所以要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来支持和提升对小微民企的综合服务能力。”

  不过,有企业研究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中央财政每年拨出20亿元,更大的意义在于表明政府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支持,实际效果有待评估。

  同时,《通知》也强调,试点工作坚持地方为主、中央引导,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资金支持,鼓励试点城市结合实际先行先试,引导金融资源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支小助微”,同时鼓励有条件的省份适当安排资金比照开展省内深化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工作。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提到,地方政府发挥主体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等政策,以使政策更有针对性。

  完善担保机制

  实际上,近年来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两会结束后,至少3次国常会聚焦企业融资问题。不过,国家审计署此前报告指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得到根本缓解。截至2019年3月底,抽查的18家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中信用贷款仅占18.36%(低于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且抵质押时银行大多偏好房产等“硬”资产,专利权等“轻”资产受限较大。

  宋清辉表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企业的信用缺乏,未来亟须通过“中间人”来解决小微企业信用缺失问题。

  一定程度上,政策性担保机构在发挥着“中间人”的作用。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相对大中型企业偏高,商业银行获得的收益较难完全覆盖风险,需要政策性担保机构提供支持。

  但是,根据6月24日央行发布的《中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报告(2018)》,虽然目前我国已有相当数量的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但受制于体制机制障碍,实际担保效果尚未有效发挥。

  例如,目前多数政府性担保公司的担保放大倍数偏低(2倍以下),部分担保机构存在资本金不到位和“担而不偿”等问题,没有真正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同时,部分政策性担保机构存在偏离担保主业、聚焦支小支农力度不够、担保费率偏高等现象,偏离了支持小微企业的定位。

  对此,国常会也曾特别指出:要实施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作用,降低再担保费率,引导担保收费标准进一步降低。

  而《通知》也明确,试点城市应注重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和政策联动,特别是与中央财政已出台的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代偿补偿等政策形成互补和合力。

  具体来说,《通知》要求,省级财政部门联合金融监管局、科技、工信、人民银行、银保监等部门对试点城市工作开展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建立相关绩效指标动态监测体系。

  根据《通知》所附文件,绩效评价指标包括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量、增速,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性担保在保余额、在保户数等。按照计算公式,上述指标的实际考核值达到或超过目标值,所得分数才更高。如果绩效评价或抽评结果分值低于70分的试点城市,取消试点资格,追回全部奖励资金。

  市场化

  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二季度末,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71万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比上季末高3.4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1.22万亿元,同比多增6478亿元。

  前述企业研究人士认为,目前通过行政力量推动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缓解作用,但还需要进一步放开对包括民营银行在内的金融系统的管理,引入市场化机制。

  “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最根本还是要回到市场化轨道上去,否则企业融资问题依然难解。” 宋清辉也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此前表示,国内外经验研究表明,专业性小型银行等“草根”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的金融共生性更强,即这些“草根”银行凭借对当地小微企业独有的信息优势,能够有效控制贷款风险,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会高于大中型银行。

  由此,王青建议,可鼓励部分民间金融机构向专业化小型银行转变,如可以发起或者参与建立小型村镇银行,定向服务本地小微企业。随着更多专业化金融机构参与市场竞争,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市场内生动力就会显著加强。

  前述《报告》也提到,要推动商业银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国有大型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在基层落地,增加小微金融基层网点数量,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覆盖面。同时,加快出台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等非存款类放贷组织规范可持续发展,更好发挥民间融资在小微企业融资体系中的补充作用。

(责编: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物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大众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大众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