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加快展现“强富美高”的现实模样
以占全国1.1%的土地、5.8%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3%的生产总值、14.4%的进出口总额和9.6%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26万亿元。一组数据,彰显了依江傍海的江苏,凭借“敢为人先”的智慧创造出的奇迹。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对江苏发展高度重视、饱含期待,从邓小平同志嘱托“江苏应该比全国平均速度快一点”,到党中央希望江苏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江苏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始终肩负着重大使命。
“江苏全省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握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确立了‘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明确了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六个高质量’的实践路径,‘强富美高’的现实模样正在江苏大地加快展现。”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说。
娄勤俭在全省县(市、区)委书记政治能力建设专题培训班上,要求全省党员干部深刻反思“有没有因为过去发展中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就认为可以轻轻松松走在前列的盲目乐观?”等“九个有没有”,回答好“江苏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核心任务是什么?”等“江苏发展三问”,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意识上形成发展共识。
近年来,江苏以高度的定力推动创新转型,着力构建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把创新体系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制定出台“科技30条”“人才10条”等政策举措,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未来网络、高效低碳燃气轮机两个国家大科学装置落户江苏,越来越多的优质创新资源正加快向江苏集聚。“江苏制造”不断向“江苏创造”“江苏智造”跃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突破万亿元,占据了全国超过1/5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江苏一直是水韵灵动、美丽宜居的令人向往之地。江苏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确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坚决贯彻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统筹考虑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和产业布局调整、转型升级,联动推进解决“重化围江”和苏北小化工问题,腾出空间发展高端产业、生态产业。去年关闭高耗能高污染及“散乱污”规上企业3600多家,关停低端落后化工企业1200多家。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广大群众生活更加殷实更有品质。江苏致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努力让发展指标有更多的幸福指数,让发展成果有更多的民生含量。2018年,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保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8万元,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标准化配置实现度超90%,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超过97%;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7.8%。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小康两大核心指标,即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江苏已提前实现。“我们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在扎实做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这篇大文章。”娄勤俭说。
(本报记者 苏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物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大众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大众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