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崧洋生物获A轮融资

发布时间:2019-12-31 09:43:00来源:本站原创
本网获悉,崧洋生物2019年12月30日正式宣布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腾云大健康领投。此前,崧洋生物曾于2017年12月获得Pre-A轮千万级融资,投资方为新丝路金融。

崧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专注受损皮肤胶原的修复与再生服务,旗下主打品牌包括“安美科Awake”,瞄准“妊娠纹”这一细分领域;以及专注皮肤慢病治疗与健康管理的品牌“戴摩道克”,拥有多项专利技术成果。

“安美科Awake”主要提供皮肤健康、产后康复一站式服务,比如妊娠纹修复与预防等,目前已经与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共同建设一家妊娠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并与四川华西医院开展妊娠纹流行病学调查,已入驻超过200家公立三甲医院,拥有超过1万例临床案例。

继安美科之后,崧洋生物再推出了新品牌“戴摩道克”,面向皮肤慢病治疗及健康管理,尤其是对光电治疗后皮肤损伤的修护、皮肤屏障修复、痤疮治疗、痘坑痘印治疗等,目前已经通过美国FDA备案。

崧洋集团创始人陈建国先生表示,在现阶段,专注于技术、深研产品仍然是崧洋生物最重要的任务。本轮融资后,崧洋生物将在皮肤康复领域深入布局,开拓全国市场。

团队方面,创始人陈建国在美丽和健康行业从事多年,一直与女性护肤和医疗美容打交道,拥有16年资深研发与品牌市场化经验,其研发团队覆盖了来自美国、以色列、加拿大和中国等多个国家的专家。

以下为Pre-A轮融资报道全文:

本网获悉,妊娠纹预防与修护品牌安美科(Awake)已获得千万元级Pre-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新丝路金融。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建立临床研究中心和团队建设。

安美科(Awake)由杭州崧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崧洋)研发而成,后者成立于2014年10月。在“颜值经济”的催生下,崧洋瞄准了“妊娠纹”这一细分领域,并于2015年正式推出安美科。

据悉,崧洋投入了近两年时间的进行研发和临床验证,并在今年7月正式推出了安美科系列:孕纹修护乳、孕纹紧致精华、修护润肌腹膜、孕纹紧致修护原液等。具体来说,它围绕妊娠纹的产生原理和消费场景布局了三条产品线:

注:妊娠纹产生于皮肤中间的真皮层,真皮层中有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因而具有弹性能起到保持皮肤形状的作用。但若真皮受到的变形过大,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就可能导致真皮层断裂,从而出现斑纹。尤其在怀孕过程中,腹部皮肤受到持续性牵拉,易形成这样的斑纹即妊娠纹。除了怀孕,其他如短期内体重大幅增加导致皮肤持续拉伸的因素,也可能出现类似“妊娠纹”,而单靠身体自身的修复,斑纹只会由红转银白色并一直存在。

预防:使用安美科家居护理产品配合手法按摩,以促进上皮细胞的快速增殖与新陈代谢,从而促进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再生,帮助定向恢复受损皮肤各组织系统功能,花费约百元。

新生纹(成型0-6个月):通过安美科妊娠纹修复产品配合深层射频导入仪的热能效应与手法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与人体自身的修复机能共同促进软组织重建。治疗期为1-3个月。花费在千元。

成熟期:借助医学设备——“纳米点阵射频微针治疗仪”和安美科修复产品推出联合治疗方案,改善妊娠纹色素沉着,激活皮下深层新陈代谢,加速胶原蛋白再生与胶原聚合搭建。治疗期3-6个月。费用在万元以上。

除了销售产品,“安美科”也正在上海筹备建立全球第一家“妊娠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妊娠纹治疗中心”,以期从产品走向技术再触达品牌。

渠道方面,安美科采用高维打低维的方式,先挑战公立医疗市场,触动消费者后再进入商业市场。据悉,目前安美科已合作20家公立医院,且年底预计实现全省50%的覆盖率;还与社区母婴店、月子中心、产后修复中心、母婴商场、美容院等展开合作,实现医院、医美、母婴用品全渠道进入。

据国家卫计委不完全统计,中国育龄妇女已达3.8亿,90%的育龄妇女会产生妊娠纹,全国妊娠纹市场已超过3亿人次。安美科创始人陈建国也表示,随着越来越多80/90后,甚至00后女性加入准妈妈行列,对妊娠纹的预防和修复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演变为刚需。

其实,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针对妊娠纹的品牌,譬如获得娇韵诗、卡肤莲、帕玛氏、十月天使、袋鼠妈妈等。但将近90%的相关品牌集中在预防领域。陈建国认为,在预防市场其实很难体现产品的效果和品牌价值,因此“安美科”选择从修护市场切入,计划铺好渠道后在专业性和品牌上占得先机,再建立妊娠纹预防与修护全阶段生态闭环。

据报道卡肤莲是深圳市微推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致力于研发、制造用于改善整体肌肤健康和外观的创新护肤产品。

团队方面,创始人陈建国在美丽和健康行业从事多年,一直与女性护肤和医疗美容打交道,拥有16年资深研发与品牌市场化经验,其研发团队覆盖了来自美国、以色列、加拿大和中国等多个国家的专家。
(责编: leiyang)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物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大众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大众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