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痛苦不是你的敌人

发布时间:2019-08-02 15:34:00来源:人民网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提出了著名的钟摆理论: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百余年来,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一观点,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发现,痛苦确实是人生难以回避的一种感受。面对痛苦,有人回避,有人挑战,却可能效果不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宏说,这是因为我们用错了方法。

痛苦不是心理异常

也许很多人都不曾意识到,任何疾病的治疗都建立在一个前提假设之下,即人的原本状态应该是健康的。所以一旦受到感染、外伤、内分泌紊乱甚至基因突变等干扰和威胁,人就生病了,不健康了。此时的治疗原则是阻断异常干扰,修复损伤,进而恢复健康。祝卓宏说,这一机制用于治疗身体疾病时,是行得通的,但套用到处理心理痛苦上,就会出问题。

从健康常态的假设推论,我们的痛苦是精神心理异常导致的,还会出现一些症状和体征。如《精神疾病统计诊断手册》规定了许多“综合征”,近些年病种有越来越多的趋势。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各病种的“共病率”高得惊人,仅重型抑郁症与其他心理疾病的“共病率”就接近80%。这说明,它不是真正的共病,而是不良诊断系统造成的,不仅将心理痛苦(关系问题,生存危机,行为成瘾等)的主要形式分解了,甚至将生活中正常的忧郁、恐惧或悲伤当成了病。目前的临床疗效也证明,针对综合征的治疗只能降低症状的严重程度,对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极为有限。

实际上,人的心理健康状态可能受到特殊情感、思想、记忆、历史事件或大脑状态的干扰,这与导致身体疾病的因素,不是一回事。2004年,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海斯提出心理灵活性概念,重新解构了心理痛苦的来源。他认为,痛苦是一种常态,普通的、甚至有益于人类的心理过程,当然它也可能有破坏性并引起精神心理异常。这种痛苦,源于人类强大的语言和符号解读能力。比如,厌恶的事件过去几十年,即便没有再出现,一旦想起,人们仍会像过去一样作出反应,产生痛苦。这种强大的联想、解读、认知能力,对人类进步十分有用,同时也会带来痛苦。

刻意回避很难见效

从很小我们就知道,人会生病、衰老,朋友和恋人可能会背叛我们,每个人终将死去。很多痛苦都是不可避免的,是自己无法控制的。于是,“回避”成了减少痛苦的常用方式。但祝卓宏说,刻意的回避,反而可能加重痛苦。

在回避痛苦事件的初期,我们或许能暂时走出那个“故事”,但同时,为了避免再度记起痛苦,人的注意力必须时刻保持高度集中。随着时间推移,麻木的生活就开始了。人的生活空间开始萎缩,回避的情形更多,并逐渐恶化,融入当下和享受生活的能力渐渐衰弱,生活内容越来越贫乏,痛苦进入恶性循环。就像有人经历一次演讲的失利后,总让自己不要去回想当时的窘境,但这种“控制”实际上让他更加关注那次的失败,于是总在意,拒绝“登台演讲”,更不敢接近讲台,甚至影响当众发言,在生活中的尝试就越来越少。另有研究证实,在人们试图回避、抑制或消除不愉快的经历时,很可能造成反结果,使其出现频率更高、强度更大。

面对痛苦,还有人会强迫性地告诉自己:生活有一个“正确的方式”,只有“正确的方式”才是快乐的。祝卓宏说,这些人常会采取周期性的自我监测、评估和控制,期待解决精神障碍,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刻意的监测控制过程,也会使他们陷入不断的挣扎,成为一种痛苦。

学会接纳和感谢

接纳痛苦,是斯蒂芬·海斯开创的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缩写为ACT,是认知行为治疗第三代浪潮的中流砥柱)的核心概念。这一疗法目前证明对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慢性疼痛等都有很好的疗效,还可以用在亲密关系、教育中。

在ACT中,健康生活的目标与其说是要“很好的感觉”,不如说是要“很好地去感觉”。祝卓宏解释说:“我们没办法忘掉自己的痛苦情绪、记忆和经验,也没办法真的回避这些在脑海里、身体里的经验,所以对待它们的最好态度是接纳,如同对待信使一般,感谢它们给我们带来信息。痛苦情绪背后往往是需要和价值,痛苦记忆也会带给你生活的教训。我经常打比方,情绪就像快递小哥,给我们送来的是礼物,虽然这个礼物看起来有点可怕,但打开看看,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

学着接纳痛苦的方式之一是练习“认知解离”,即把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代的事物分开。比如,将白发与衰老的概念分开,就会缓解突生白发带来的焦虑和痛苦。认知解离是一种能够锻炼的能力,祝卓宏推荐可以做做以下练习。1.感谢头脑:当你注意到一个不愉快的心理事件出现时,只需要说“谢谢你,我的头脑,谢谢你给我带来这些想法或情绪”;2.天上白云:想象自己看着天空,空中的云彩飘来飘去,你的想法也随着云朵飘来飘去。

缓解痛苦之外,ACT还能帮我们看清生活的方向和价值。比如,尝试对生活的10个方面做出评价,如健康、亲密关系、事业、家庭、婚姻、学习、休闲、财富、服务社会、精神信仰,每项评分可以是1~10分,看不同方面对你的重要程度如何,是否与你目前做的事情一致等。还可以用隐喻故事,思考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比如,想象自己80岁时,在亲朋好友眼中会是什么样,他们将如何评价自己;或者自己去世了,立碑时墓志铭上要写什么?这些假设能让人重新思考现在所经历的痛苦,从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责编: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物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大众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大众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