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网瘾先从游戏监管入手
不少资深游戏玩家戏言,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病症,自己已经“病入膏肓”。那么,专业病房能帮助游戏障碍患者“脱瘾”吗?(8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中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4.84亿。研究表明,游戏成瘾的患病率约为27.5%。这个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今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本,将“游戏障碍”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对此,一些家长寄希望于医疗机构为孩子“脱瘾”。但实际上,玩游戏不代表就是有游戏障碍或者精神心理问题。评判孩子是否有游戏障碍,应遵循严格的医学标准,家长切不可以“游戏成瘾”为借口,一味将孩子推给医疗机构,推卸家庭的监管引导责任,把孩子送入所谓“网瘾学校”的做法则更加不可取。
治理游戏成瘾,不妨从加强网络游戏监管入手。作为网游大国,韩国打出防治游戏沉迷的“组合拳”,针对占国内游戏产业80%以上的在线网络游戏,引入预防性技术措施,限制在线时间、强化登录身份认证、开发有效游戏指导和管理系统等。韩国曾出台切断禁令,要求初中和高中学校在晚上12时后至凌晨6时,或者凌晨1时到7时、凌晨2时到8时,切断网络游戏连接。
源头“脱瘾”比医疗“脱瘾”更重要。近日,国务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方面,网络游戏相关内容被专门提及。家庭是预防青少年游戏成瘾的“第一道防线”,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同时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培养孩子理性的时间管理能力。再者,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认识到游戏成瘾对生活、学习的危害。游戏企业也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发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游戏,并通过技术手段限制青少年游戏时长。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物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大众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大众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