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们的眼睛
我国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他指出,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各地认真贯彻总书记指示,将学生“护眼”作为重要课程。
“护眼”方法各具特色
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五年级2班是学校的信息化试点班,采用电子化教学。在暑假期间的班级微信群中,家长与教师密切合作,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增加户外锻炼。
“小洪去年发现有轻度近视,这一年控制得非常不错。”该校一位家长说。
学生小洪说起了学校的视力保护举措:“老师经常提醒我们,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次不超过15分钟,坚持用眼30分钟要闭目或眺望远处……”
班主任施佳乐说,放假期间,学校对于孩子假期中电子产品的使用、运动情况、阅读时间等都有详细规定。此外,还开展一些暑期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不要在家“泡电视、玩电子游戏”。
新学期临近,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每位新生都将拥有一份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档案。几年前,该校新入学学生的近视率曾达65%。
走进校园,记者见到各具特色的“护眼方法”:在低年级教室每张桌子前,安装着粉色的“坐姿矫正器”;高年级学生通过佩戴红色、绿色、黄色不同颜色的彩带,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学习习惯;除安装护眼灯、护眼黑板、近视防治仪等硬件设施外,学校还将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长延至105分钟……
记者了解,近年来,这所学校的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逐步下降。
“让孩子们到大自然怀抱当中去!”在该校校长陈立华看来,教育者不仅要教书育人,更要呵护孩子的身心健康。
视力管理:“倾城”总动员
作为我国教育部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实验区,武汉市从2007年开始坚持统筹教育、卫生等多部门联动,积累了一系列防控近视的经验。
2004年一项调查显示,武汉市中学生视力低下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0%以上的教师和家长缺乏视力保健的基本知识。经过多年努力,武汉市在全国首创“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对上百万中小学生的视力开展健康管理。
日前,在位于武汉市青少年宫的青少年视力低下防制中心,武汉市武珞路实验小学5年级学生家长徐女士带孩子检查视力。“小学1年级时,学校发了社会实践单,建议家长到这里来看看。”徐女士说,学习了相关知识后,她对视力保护格外重视,“给孩子购买了书桌椅、护眼台灯等,孩子现在5年级,视力一直保护得不错。全班40多个孩子只有几个戴眼镜。”
武汉市青少年视力低下防制中心主任杨莉华说,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青少年近视低龄化、重度化发展趋势明显,群众的护眼需求增强。以前中心每天举办5场教育活动,每场50多人,现在增加到每天10场,每场100多人。
视力健康管理服务的举措也在落地生根。目前武汉已在全市1000所学校建立视力监测档案。
“下课了,请眺望远方,欣赏那一抹绿。”武汉市红领巾学校体卫艺处主任刘婷说,通过课间远眺、早操、课间操,以及玩穿梭啦啦球、回旋镖、手抛滑翔机、彩带飞盘等游戏,能帮助学生调节眼机能;通过强化视保员定期监督工作,将护眼行动落实到学校和家庭。
记者从武汉市教育局体卫艺处了解,如今,武汉市建立了一支中小学分管校长、保健老师、班主任、学生视保员组成的“视防大军”。
“我们每年都向全市小学新生免费发放握笔器、设立数字化视力健康管理功能室。通过智能监测与数字化管理,让学生‘不近视、迟近视、慢近视、低近视’。”武汉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徐定斌说。
实行“网格式”视力防护
北京,王府井大明眼镜店。其首席技师秦英瑞一直关注身边“小眼镜儿”的视力问题。他觉得,现在的孩子很聪明,但手机对小孩儿的诱惑太大了。
“光靠学校是不够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监管。”这位老技师认为,保护视力并不难,关键是孩子入学前就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周行涛教授表示,很多家长存在误区,觉得近视的孩子这么多,长大以后“激光一下”就可以了。“这大错特错。过早的近视对青少年成长、生活、择业的影响都很大。”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调查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近视防控任务非常艰巨。
高强度用眼是当下“小眼镜”高发的主要因素,中小学生成为近视防控的重点人群。今年7月,我国启动健康中国行动,预防学生近视、倡导科学用眼为促进行动重要内容。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环境健康处处长李筱翠说,以前儿童青少年视力防控的重点在校园,现在国家将动员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守护,对孩子的视力实行“网格式”防护。
写《健康管理日记》是北京市近年来开展的一项试点行动。不仅孩子们要写日记,家长、老师也要写,和孩子一起关注健康、关心视力。
近日,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记者见证了300个家庭参与了亲子健康跑比赛。伴随着奔跑的脚步,《爱眼歌》的歌声传出很远:“都说眼睛是神奇的网,上传缤纷下载梦想,目浴阳光、幸福成长,争做未来的栋梁……”
新华社记者 赵琬微 廖君 屈婷 仇逸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物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大众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大众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