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道“吸”垃圾时速堪比地铁,国外分类回收这么做
在德国一家超市旁,几位市民拿着空瓶在一个类似ATM取款机的机器前整整齐齐地排队。他们在干什么?原来,是在领取各自的“退瓶费”。在德国,市民购买饮料时,必须为饮料瓶支付押金,在饮用后去专门的回收机退回之前的押金,这就是“退瓶费”。“退瓶费”是德国的垃圾分类措施之一……
近日,我国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先后为垃圾分类套上“紧箍咒”,以通过约束机制逐步改变居民随意投放垃圾的习惯。在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筱虹看来,中国垃圾分类生态体系相关方面还有待完善,但要因地制宜,不同地域居民有各自垃圾分类的传统和文化;同时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措施。
近年来,国外哪些垃圾分类的管理模式和处理理念值得借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本:
扔垃圾有指定时间,扔错了、扔迟了得等下一周
在日本,喝瓶牛奶需要几步?刚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陈长远告诉了记者“正确打开方式”:
首先,把牛奶盒里的牛奶喝得干干净净;然后,用水来清洗牛奶纸盒;接下来,要把洗好的牛奶盒水倒干后,放在通风、透光处晾晒;最后,要把前一天晒好的牛奶盒用剪刀剪开,收集折叠好——这样,这瓶牛奶才算喝完。
面对记者的一脸惊讶,陈长远淡定地说,在日本早已是司空见惯的操作了。
“规矩多如牛毛,对居民近乎苛刻”,在日本垃圾分类非常细,除了一般的生活垃圾分为可燃和不可燃垃圾外,资源性垃圾还具体分为干净的塑料、纸张、旧报纸杂志、旧衣服、塑料饮料瓶、听装饮料瓶、玻璃饮料瓶等。此外,在日本大件垃圾一年只能扔4件,超过的话,就要额外收费。
陈长远还告诉记者,在日本丢垃圾还有时间限制。居民需要在垃圾清运当天早上8点前,把垃圾堆放到指定地,否则就要等下周。所以,日本每户家庭都会贴着垃圾回收时间表,一周7天,每天都有不同的“主题”,一旦错过就要等一周,放错了还会被拒收。
垃圾分类如此细致繁琐,居民会不会趁晚上偷乱扔垃圾?陈长远表示:“在日本如果落下‘不履行垃圾分类’的名声,是一件丢人的事,所以即使无人监督也会严格执行。”
陈长远还提到,日本垃圾回收依赖的,并不是先进技术和发达科技。“很多环保生活习惯都是一种家庭传承,垃圾分类对日本孩子来说是从小就看惯了的事,所以长大了也就成了骨子里的习惯。”
瑞典:
垃圾分类回收就像“坐地铁”
提到瑞典垃圾分类回收情况,瑞典留学生Kevin这样打比方:“在瑞典,垃圾分类回收就像坐地铁。”
原来,在瑞典汉马贝滨海新城,“垃圾桶”其实是一个个的竖井,与地下水平管道相连。把垃圾扔进去后,垃圾会落到竖井底部的阀门上。控制系统的电脑会根据程序设定时间,指挥某个竖井与水平管道间的阀门打开。随后,抽风机开始发动,管道中“刮”起每秒18到25米的大风,垃圾会以70公里/小时的速度被“吸”走并传送到指定收集点,速度媲美地铁。
“每天早晨和傍晚时,我们这地下会发出像抽油烟机工作的那种声音,嗡嗡响,这个时候就是在回收垃圾。所以我们的‘垃圾桶’无论扔进去多少垃圾,永远都装不满,也不会有回收工人来收。”Kevin说。
除了地下回收管道,在瑞典一些小区,厨房水槽下面还安装了餐厨垃圾粉碎机,被粉碎的厨余垃圾通过专用管道输送至地下收集箱,堆积到一定量后,再由垃圾运输车将其送至沼气厂。这些厨余垃圾经过处理,10斤垃圾可产生相当于约1升汽油的沼气。“在我们这,垃圾都要靠抢。”Kevin开玩笑道。
不过,事实还确实如此。目前,全世界垃圾回收率最高的国家是瑞典,可达99%。由于回收利用太好,瑞典还成世界上为第一个进口垃圾的国家,每年瑞典都要从英国、爱尔兰、挪威、意大利等国家进口垃圾。在瑞典人的眼中,垃圾已经成为一门生意,仅瑞典一家公司的回收部门年利润可达上亿美元。
另外,超市也在瑞典垃圾回收链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押金回收制度”,消费者将喝完饮料的易拉罐、塑料瓶,投入超市自动回收机后,机器就会自动吐出收据,消费者按照收条上的数字可到收银台兑换现金。Kevin说:“垃圾分类是瑞典人从小就培养出的一种生活态度,同时也是一个小小的省钱招数。”
瑞典垃圾地下回收系统(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
每家院里摆放多个颜色各异的垃圾桶
每周周三早上,美国加州旧金山的留学生李中洋总会将平时摆在院子里的三个颜色各异的滚轮垃圾桶推出去,一字排开放在门前的街道上。随着垃圾车轰隆隆地开过,这些放置在街道上的垃圾桶被分类倾倒、运走。
颜色各异的垃圾桶各有用途。灰色垃圾桶用来装可再生垃圾,如酒瓶、饮料瓶、易拉罐、干净的废纸等;蓝色垃圾桶用来装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如剩菜剩饭、菜根果皮等厨余垃圾;绿色垃圾桶用来装院子里的杂草、修剪的树枝等园林垃圾。
李中洋告诉记者,在美国乱扔垃圾可不只是罚款,严重的甚至可能入狱。美国各州都有禁止乱扔垃圾的法律,乱丢杂物属三级轻罪,可处以300到1000美元不等的罚款、入狱或社区服务(最长一年),也可以上述两种或三种并罚。
不过,李中洋也告诉记者,其实也不必太过害怕,因为美国的垃圾分类制度是一个成熟完善的体系,每个城市都对垃圾分类有清晰的解释、教育和推广活动。在城市的官方网站上,居民可以查阅具体的垃圾回收计划、垃圾分类等各种信息,所以很少有分类错的情况。
而分类之后的垃圾由专门的垃圾回收公司按照固定日期收取,居民每月缴纳一定数额的“垃圾清运费”就行。据资料统计,每年美国通过垃圾回收再生原料超过1.35亿吨,相关回收产业已提供近46万个工作岗位,产生综合经济效益达870亿美元。
【延伸阅读】●韩国:扔大型垃圾需网上报备
韩国的垃圾分类清理制度于1995年开始实行,通过计量收费(使用计量垃圾袋)的方式减少垃圾投放量,最大程度保证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投放。现在,韩国的垃圾分类制度较为成熟。市民处理家具之类的大型垃圾,要到小区管理事务所或所在地区的行政机构网站上报备、缴纳垃圾处理费,再申领垃圾排放单,最后,再把贴有排放单的垃圾放到指定位置。
●德国:垃圾分类似“科学实验”
德国自1904年开始实施垃圾分类,垃圾利用率高达83%。德国的社区居民每年要定期缴纳管理费用,其中就包括了垃圾回收费用,即谁生产谁买单。德国垃圾分类非常细,对不少初来德国者而言,垃圾分类着实让人头疼。就拿葡萄酒瓶、啤酒瓶、果汁瓶和矿泉水瓶来说,它们都是瓶子,却有不同归宿。
●英国:不会“垃圾分类”恐遭罚单
在英国,每家每户都有至少3种颜色的带滚轮垃圾桶,并且垃圾桶上还会有各家的门牌号码。垃圾桶由Cherwell(相当于中国的社区居委会)统一制作,居民自行购买。垃圾回收费用为一年145镑。每周回收的垃圾桶颜色不同,这周收绿桶,下周收蓝色和褐色的桶。对于分类不合格的垃圾桶,垃圾车拒绝回收,并贴上黄色的纸条,告诉住户此种颜色的垃圾桶只能用来装哪一类垃圾。
●巴西:“垃圾换食物”激发民众参与
巴西发起“让垃圾不再是垃圾”运动,鼓励家庭从垃圾中分离出可回收的物资。同时还资助50%的成本实施“垃圾购买项目”,当回收车进入社区时,后面跟着装载食品的车,市民可以用2公斤可回收垃圾换取1公斤食物或者车票、文具等礼品,这样大大激发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热情。
(实习记者李乾 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物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大众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大众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