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豪门为何扎堆中国行?
今年夏天,因为多支欧洲豪门的中国行,让本就笼罩在高温下的一些城市持续升温。英超冠军曼城、意甲冠军尤文图斯、法甲冠军巴黎圣日耳曼均在这个夏天选择了中国行,国际米兰、曼联、热刺等多支欧洲豪门球队同样在这个7月来到中国。在新赛季正式开始之前,欧洲豪门球队“扎堆”中国行的行程近年来十分常见,中国市场已成为他们越来越重视的一块宝地,“商演”的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豪门扎堆来中国
更青睐南方城市
不妨先梳理一下都有哪些欧洲豪门在这个夏天光顾了中国。
作为上赛季英超联赛的卫冕冠军,曼城时隔3年再次开启中国行。瓜迪奥拉带着英超卫冕冠军再次来到中国,同另外三支英超球队狼队、纽卡斯尔和西汉姆联共同演绎了“英超亚洲杯”的比赛。
曼联和热刺也来到了上海,第4次进行中国行且第4次来到上海的曼联显得驾轻就熟,“红魔”用两场胜利结束了这次上海之行。
意甲豪门尤文图斯和国际米兰也来了,他们参加了国际冠军杯的比赛,这两家历史悠久的传统豪门在中国拥有大批拥趸,在南京上演了一场意大利“国家德比”,最终通过点球大战才分出胜负。比赛地选在南京,国际米兰似乎有点“主场作战”的意思,因为这里的主队江苏苏宁和国米关系很亲密。
在完成了同尤文的比赛之后,国米前往澳门,将与巴黎圣日耳曼进行国际冠军杯的第三场比赛。尽管法甲在中国的影响力不及其他几大联赛,但是大巴黎队中的内马尔、姆巴佩等球星的感召力十足,在中国都有着极高的人气。
据了解,大巴黎的中国行为期12天,一共会光顾三个城市。球队甚至将法国超级杯的比赛也安排在了此次中国行期间,他们将于8月3日同雷恩争夺这一冠军。
这些欧洲豪门大多选择在南方城市进行热身赛,上海、南京、深圳、香港、澳门等都是他们青睐的热身地,这些城市在2018年度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以及宜商城市竞争力的排行榜上都名列前茅。
大牌商演花样多
收获和回馈并行
这个夏天,欧洲豪门的中国行显得特别集中,他们选择将夏季热身赛的重头戏放在中国,除了赚了个盆满钵满外,还赚足了人气,开发了潜在的新市场。来到中国,这些欧洲豪门不仅完成了既定的比赛计划,还在训练比赛之余进行了很多商业活动以及宣传活动。
在同曼联的比赛中,热刺首次身披新赛季主场球衣亮相,并且球衣特别印制了球员的中文名字。在上海期间,热刺还与胸前广告赞助商AIA续了一份长约,双方续约至2026-2027赛季。国际米兰也借此次中国行与中国的一家银行成为合作伙伴,俱乐部高层和部分球员都出席了活动。曼城球星们则去电竞馆体验了线上游戏FIFA,还有一部分人在位于上海外滩的大厦楼顶边颠球边赏景。除此之外,也有“家庭团聚”的,作为国际米兰的最大股东,苏宁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国米中国行期间宴请全队共进晚餐,在国米人看来,这像是一次家庭聚餐。
诸如此类,欧洲豪门在中国的行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商业活动、走进校园、训练比赛等等,球星们也凭借着自身的影响力和个人魅力十分配合地完成着每一个环节。C罗应该是人气最高的球星了,在球场内外都吸引着无数目光和尖叫,他推开大巴车的窗户为球迷签名、用击掌的方式回应着一位小球迷的呼唤,在自己的个人社交平台记录着这次行程并表达着对中国球迷的感谢,在比赛中用一脚任意球破门让现场沸腾。
“我们知道这里有很多很多的曼联球迷,希望我们能用好的表现回报他们。”曼联主帅索尔斯克亚所说的这番话,或许可以代表多数进行中国行的欧洲豪门的态度。
频频造访已不稀奇
“商演”需要新思路
如今的中国球迷和中国市场可谓是见多识广,几乎每个夏天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欧洲豪门来到中国进行夏季热身赛,这似乎就是每个暑期档必上演的“大片”。
25年前,意甲球队桑普多利亚在工体不敌中国队,那也是近三十年第一个尝试来到中国进行商业比赛的大牌欧洲俱乐部。从那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欧洲俱乐部来到中国,北京则成了他们最为青睐的目的地,AC米兰、皇马等欧洲豪门都曾来到这里。2003年,当拥有罗纳尔多、贝克汉姆、齐达内、菲戈等众多球星的皇马来到中国时,掀起了欧洲豪门来华“商演”的新高潮。
最近10年,越来越多的欧洲豪门都将中国作为新赛季前重要的商业比赛地点。2009年,意大利超级杯在鸟巢上演,意甲冠军和意大利杯赛冠军之间的较量,让所谓的“商演”多了一些严肃和“真刀真枪”的意味。但并不是所有欧洲豪门在中国都能够得到热烈追捧,曾有过球票廉价出售的低迷,也有过球迷不买账、球员不卖力的尴尬,商业赛事的运作和发展需要新的思路。
欧洲豪门的中国行经历过高潮和低迷,如今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起初对欧洲豪门的遥望到在家门口能够近距离观摩,中国球迷和中国商家随着眼界的开阔对于这样的商业赛事又有了新的诉求。人们不再仅限于对纯商业比赛的追捧,欧洲豪门之间的较量、世界巨星带来的效应以及人们能从这些豪门身上“索取”到什么,都是球迷、媒体以及商家重新考量的。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物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大众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大众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