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夏天台风闹得凶?秋台风才是真正“狠角色”
刚刚过去的夏天台风闹得凶?
厉害的在后头,秋台风才是真正“狠角色”
数据显示,1949年至2018年,夏季台风生成个数815个,多于秋季生成个数792个,但是,秋季超强台风个数222个,高于夏季的148个,秋季超强台风占比28.0%,高于夏季的18.2%。此外,台风中心气压越低,台风强度越强。据统计,1951年至2010年中心气压较低的前20个台风中,秋台风就有13个,占65%。
本报记者 付丽丽
今年第16号台风“琵琶”刚刚退去,第17号台风“塔巴”就已生成并活跃起来。它虽未登陆我国,但也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此前,今年第13号台风“玲玲”袭击韩国多地,导致20余人伤亡。也许有读者会问,都已经进入秋季了,台风怎么还这么猖獗,难道秋台风的威力比夏台风还大吗?另外,看天气预报,总是看到有两个或多个台风“共舞”的情况,这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秋台风威力更大冷空气是“帮凶”
秋台风指出生于9月至11月的台风。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超强台风中,秋台风往往占到近一半,有时强度还会超过夏台风。
“台风的威力主要体现在风和雨的破坏力上。”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高拴柱说,所有的台风(热带气旋)可以说都是“水货”和“梅超风”。如果没有风和雨,台风也就不复存在了。
数据显示,1949年至2018年,夏季台风生成个数815个,多于秋季生成个数792个,但是,秋季超强台风个数222个,高于夏季的148个,秋季超强台风占比28.0%,高于夏季的18.2%。此外,台风中心气压越低,台风强度越强。据统计,1951年至2010年中心气压较低的前20个台风中,秋台风就有13个,占65%。可见,秋台风确实是“狠角色”!
那么,是什么造就了秋台风的“狠”呢?
高拴柱表示,这主要是进入秋季,太阳直射由北往南移,导致海水温度偏高。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加热了北半球热带海洋。夏至以后进入秋季,太阳直射又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热带海洋在已被加热了以后再次加热,海温条件更为有利于台风生成和能量增强,表现为强台风或超强台风出现概率更高。
“再就是冷空气,秋台风登陆后,如果遭遇冷空气这个‘帮凶’,会激发更多降水,威力会更大。”高拴柱说,秋台风和冷空气相互作用,导致台风变性为温带气旋,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产生更大的能量。而且,由于我们国家没有温带气旋的预警,由此造成的风雨影响很容易被忽视。
秋季台风更偏爱在海南和广东登陆
台风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猛烈风暴,在哪里登陆就会给哪里带来较大的破坏。因此,每有台风过境,登陆点具体在什么地方都会备受关注。
“一般而言,副热带高压、热带系统、西风带系统及南半球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引导台风的气流的变化。此外,台风经过中国台湾中央山脉、菲律宾吕宋岛的山脉地形前后,其移动路径也会发生较大改变,对台风后期路径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许映龙说。
此前,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预报员黄奕武曾表示,绝大部分台风是沿西偏北或西北方向登陆我国,直奔台湾、海南及我国东南沿海方向。如果台风纬度再低一点,移向的偏北分量再小一点,一般登陆越南,如果纬度再高一点,移向的偏北分量再大一点,一般登陆日本。由于台湾、海南以及东南沿海省份的海岸线与登陆台风的主流路径交角较大,所以最易“中招”,是台风登陆点的“首选”。
“与夏台风相比,秋台风登陆地点偏南,尤其‘偏爱’海南和广东。”高拴柱说,统计1949年至2018年各年的6月至8月的台风资料,共有69个台风登陆我国,这其中只有23个登陆广东和海南。而在9月至11月,有47个台风登陆我国,这其中就有24个登陆广东和海南,比率为51.1%,大于夏季的33.3%。
由此可见,夏台风多在福建、浙江登陆,到了8月明显减少,从9月开始登陆点南移。专家解释,台风一般在副热带高压南测活动,台风位置多由副热带高压位置来决定,进入9月后,副热带高压开始东退南移,台风北侧云系受到副热带高压压制南移,导致路径也偏南。
海温偏高致使多台“共舞”
“每年1至8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大约会出现14至15个台风,今年为12个,比往年少2—3个。”高拴柱说, 按照月平均台风生成个数计算,每年的8月和9月都是台风生成的高峰期。其中,8月最多,为5—6个;9月次之,有数据记录以来,各年9月平均生成台风5.1个。
高拴柱介绍,海温高、切变小、初始有扰动,是台风生成的三大条件。8至9月台风偏多的主要原因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海温最高,且高海温区范围广阔、赤道辐合带活跃并向东延伸至东经140度以东。在热力和动力条件都非常有利的情况下,台风活跃是正常现象。
从卫星云图上看,今年第13号台风“玲玲”和第14号台风“剑鱼”组团出现,酷似“双黄蛋”。
对此,高拴柱表示,事实上,每年都会有类似情况出现。其中,三台风共存的现象平均每年会出现1.5次。如2017年7月28日12时至30日0时的1705号台风“奥鹿”、1709号台风“纳莎”和1710号台风“海棠”,就属于三台风共存的现象。
“有记录以来最为极端的是1960年8月23日6时至12时,西北太平洋上共有5个台风。这一纪录迄今为止还没被打破。”高拴柱说,总的来讲,4—5个台风甚至更多台风同时存在的情况比较罕见。
高拴柱解释,对比分析,双台风、多台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西北太平洋暖水水域范围比其他海域更广,海水温度更高。太平洋占四大洋总面积的49.8%,广阔的海域为多个台风生成提供了大舞台。而在大西洋、印度洋,由于海域面积有限,往往一个热带气旋生成就已经占据了大部分洋面,很难有空间再生成其他气旋。此外,从海温上说,产生热带气旋的条件是海温需要达到26.5℃以上,而西北太平洋海温往往达到28℃至29℃,为台风尤其是多个台风的生成提供了温暖的海水环境。
目前的统计数据显示,两个台风之间互相“纠缠”并影响的情况比较多,学名叫“藤原效应”。高拴柱表示,“藤原效应”指的是两个热带气旋相距1500公里以内时,可产生相互之间的影响,沿着轴心依逆时针方向相互旋转,一般是较强的热带气旋支配着较弱的热带气旋,并对其路径产生影响。
通过实践,气象学家发现双台风效应可以千变万化:可以是其中一台风完全支配另一个的移动方向,或两个台风互相排开,或一个跟随一个移动,或一个吞并另一个,也可能两个台风不发生双台风效应。
“而三个台风一般都是其中两个纠缠缠绵,另外一个‘冷眼旁观’。”高拴柱说,以2017年为例,“奥鹿”“纳莎”和“海棠”先后生成,“纳莎”和“海棠”两个台风中心连线有逆时针旋转,表现为东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较快,西台风在南海东北部原地打转。当“纳莎”登陆减弱、消失后,“海棠”才由偏北转西北方向移动,然后在内陆消失。“纳莎”和“海棠”的路径形式是典型的“藤原效应”。但是,“奥鹿”和另外两个台风的相互影响不大。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物联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大众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大众新闻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